《海青拿天鵝》
這原是流行於元代的一套琵琶曲,具有濃郁的民間氣息。元代詩人楊允孚在《欒京雜詠》中有詩寫道:
「為愛琵琶調有情,月高位放酒杯停:新腔翻得《涼州》曲,彈出天鵝避海青。」
但在《華秋萍琵琶譜》和李芳園《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》中易名為《海青拿鶴》;
沉浩初《養正軒琵琶譜》更稱之為《平沙落雁》。
在清代也有用來做合奏曲用的,曲譜最早見於1814年榮齋所編的《絃索十三套》。
現在的這個演奏譜也是由琵琶譜脫化而來的。
《海青拿天鵝》是一首描繪性很強的樂曲,他描繪了中國北方蒙古族人利用青海
(鵬的一種‧也較「海東青」)追捕天鵝的情景,反映了蒙古族人的狩獵生活。
全曲共分十八段,比較長,是首七聲音階的作品。
全站熱搜